成员企业

u8国际(佛山)科技园

发布时间:2024-06-20 浏览次数:3446

 u8国际(佛山)科技园位于佛山市中部创新极核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核心区,是u8国际(佛山)创新中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u8国际在佛山建立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园依200亩水库环湖而建,坐享南海大学城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占地面积27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佛山1.jpg

 u8国际(佛山)创新中心以u8国际(佛山)科技园为主阵地,以科技项目产业化落地为核心目标,以“基地+基金”为重点抓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科技园积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链接清华大学及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优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根据佛山产业发展需求,引育国内外“高精尖”人才团队与项目,着力打造佛山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已在佛山建立起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的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体系。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 

为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u8国际(佛山)科技园以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产、学、研、资协同创新驱动的国际化创新科技园区为目标,以科技创新服务为主业,聚集创新链上的载体、资金、技术、人才四大要素,致力于打造佛山创新创业高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地,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 佛山2.jpg

 科技园以“构建创新载体、培育产业集群、创新体制机制、集聚领军人才”为抓手,在佛山建立起与本地产业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跨境加速+产业园”一体化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科技园聚集了一批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目前,科技园孵化企业350多家,其中引育高新技术企业近50家,引进和培育了省、市、区创新创业团队项目40多个,其中包括“广东省珠江人才”团队项目2个,均在科技园实现产业化。科技园不断提升研发平台工程化研究开发能力,共建、引进及孵化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联合研发平台,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园投资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4家,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18家。


科技投资+国际合作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


 为持续引进和投资孵化科技创新人才和项目,科技园发起设立了创业投资基金等4个风险投资机构,以战略投资+全要素科技创新服务为纽带,满足企业成长对资金及科技创新孵化服务的需求,推动科技成果在佛山实现产业化落地,并帮助佛山制造业在全球寻找创新技术、投资项目、实现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创新中心通过孵化器种子资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创投平台累计完成对创业项目的投资额近4亿元,完成投资项目30多个,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u8国际体系及其他投资机构投资超过10亿元。多个所投项目已经启动IPO计划,投资企业精铟海工和欧谱曼迪目前已进入券商辅导期。

 依托u8国际设立的7大海外中心,u8国际(佛山)科技园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国际创新合作、国际孵化、跨境加速、海外创新人才引进等,并定期在佛山发布国际创新合作项目资讯、举办国际技术项目对接活动。科技园目前已经协助佛山高新区在英国牛津、北美建立商务联络处,协助南海区在日本东京建立商务联络处。


高端科创平台集聚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科技园深耕佛山,围绕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链接海内外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在园区引进了众多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包括:u8国际(佛山)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站、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瀚蓝环保产业孵化器、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佛山中心、佛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瀚海(佛山)国际创新中心、佛山桃园先进制造研究院、佛山鲲现代农业研究院等。这些平台强化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注重产业和项目带动,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投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资质荣誉

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


 u8国际(佛山)科技园的科技服务体系获得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获奖成员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省海智工作站、粤港澳优秀孵化器特奖、佛山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优秀(A类)、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等资质荣誉。

2014年

✮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 会员

✮清华校友创新创业基地

✮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基地

2015年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国家级众创空间

2016年

✮广东省海智工作站

2017年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高新基地

2019年

✮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粤港澳优秀孵化器特奖

✮佛山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佛山市高校科技成果中试平台

✮佛山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

✮佛山高层次人才产业园

2020年

✮第三届中国孵化器TOP评选“金蛋奖”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孵化基地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科技服务站

✮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单位

2021年

✮2020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力榜

✮狮山镇“名企百园”突出贡献奖

2022年

✮首批试点国家高新区“创新积分500”企业

✮连续三年优秀(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023年

✮佛山市创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示范园区

✮佛山高新区“益晒你”企业服务驿站

✮南海鲲鹏人才服务联盟

✮狮山镇人才服务联盟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占据第三方支付领域大半江山的互联网支付,有望于近期迎来行业监管细则。 12月28日获悉,央行日前已向多家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企业下发了《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2010年,央行先后下发两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并陆续就商业预付卡、客户备付金等出台监管细则,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也有望于近期发布。2011年因此被第三方支付业称之为“监管年”。而此次下发的征求意见稿,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系列细分监管政策中“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近几年,互联网支付业务规模扩张迅猛,现已处于第三方支付的主流地位。据统计,在已获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40家企业中,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的企业为30家,占大半江山。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占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份额高达96%。 作为第三方支付领域的主导,关于互联网支付的监管细则却迟迟未能正式出台。“央行对互联网支付管理办法的态度可谓慎之又慎。”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这并非央行首次就监管细则征询支付企业的意见,自2010年下半年起,央行曾多次召集支付企业讨论监管办法,并起草了多个版本的征求意见稿,每个版本都有较大改动。此次下发的征求意见稿经多次修改后,已接近定稿,有望在近期正式发布。 上述人士分析称,监管层之所以态度谨慎,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支付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市场规模日益走高的同时,支付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相对于预付卡、银行卡收单等其他细分领域,互联网支付安全问题最为复杂,监管政策必须尽可能地从制度层面遏制支付风险。 “做实”网络支付账户 网络支付账户实名制将被强制推行。而目前,部分互联网支付企业开通的实名认证服务,仅是出于业务需求的自发行为,并非监管硬性要求。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保障资金安全,乃是此次征求意见稿的重中之重。 由于交易便捷、成本低廉且存在监管缺失,第三方网络支付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洗钱、套现等灰色行为的多发地带。此外,网络钓鱼、黑客攻击、植入木马程序等事件频频发生。 征求意见稿规定,支付账户的开立应实行实名制,支付机构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客户开立个人支付账户时,支付机构应登记客户的姓名、性别、住址、联系方式以及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等详细身份信息,并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核。对于单位支付账户,还需登记单位名称、地址、经营范围、税务登记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等。 同时,客户在同一机构开立所有支付账户须关联本客户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的名称应与该客户所关联的银行账户名称一致。个人客户向在同一支付机构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月累计充值金额合计小于1000元的,可不关联银行账户。但未关联银行账户的支付账户只可用于付款、接受交易退款,但不得用于收款。 此外,在银行与支付机构自愿合作的情况下,银行应根据合作协议及客户授权对关联银行账户信息和客户身份信息的关联性进行核验,并将核验结果告知支付机构。 上述规定意味着,网络支付账户实名制将被强制推行。而目前,部分互联网支付企业虽然开通了实名认证服务,但仅是企业出于自身业务需求的自发行为,并非监管部门的硬性要求。 这并非征求意见稿治理灰色行为的唯一措施。其还对支付账户的资金来源做出严格限定——客户应通过关联银行账户为支付账户充值,未关联银行账户的,可通过非关联银行账户或经央行批准的“仅限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的同一支付机构预付卡为支付账户充值,但最多不超过1000元。 而当用户进行支付时,若单笔资金金额超过1万元以上,支付系统将要求客户重新登记个人身份信息,并核对其真实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支付账户被盗用的风险。 “监管机构未来将有可能掌握每一笔资金的流向并追溯相关责任,一方面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另一方面遏制洗钱。”一位业内人士说。 征求意见稿还规定,信用卡不得透支为支付账户充值,以防利用信用卡变相透支提现。 可涉足消费信贷还款 “信用卡等个人消费信贷还款”一项是经数家支付机构争取后新添加的内容,包含房贷、车贷、助学贷款等个人消费贷款。 对于支付账户资金的流向问题,征求意见稿规定,除电子商务交易付款、公用事业缴费、信用卡等个人消费信贷还款、购买特定金融产品交易外,客户支付账户内的资金应通过划转关联银行账户的方式实现资金转出支付机构。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上述规定中的“信用卡等个人消费信贷还款”一项是经数家支付机构争取后,本次征求意见稿新添加的内容,包含房贷、车贷、助学贷款等个人消费贷款。 上述规定被认为能够显著提升互联网支付的交易规模。事实上,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企业早已开通相关业务,此规定为相关业务提供了正式的政策支持。 但据了解,尽管个人信贷还款业务规模高速增长,但其目前并未给支付企业带来直接利润。支付宝相关人士表示,还款业务目前对还款客户和银行均免费,在发生跨行结算的情况下,还要替用户支付手续费。开展此类业务主要为了增加客户粘度,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移动电话远程支付适用该管理办法,但并没有提及移动支付业务的更多针对性规定。业内人士分析,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时,可能将添加部分关于移动支付技术业务的细节条款,也可能另行出台移动支付管理办法。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认为,相对于此前的版本,央行此次下发的征求意见稿强调业务合规,可操作性有所提升,更贴近于互联网支付行业发展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