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u8国际亮相高交会 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发布时间:2024-11-15 浏览次数:485

  11月14日,素有“中国科技第一展”之称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开幕。本届高交会以“科技引领发展 产业融合聚变”为主题,设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高性能材料、专精特新、低空经济与空天、高端装备制造等22个专业展,充分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和趋势。

  作为国内较早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u8国际与清华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共同组成清华大学展团,在高交会现场展示其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创服务和产业培育体系,以及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果。公司致力于以产业应用为导向的批量科技成果转化、硬科技企业投资孵化。本届高交会中u8国际展示了纳科药业、赛奥维生物等硬科技企业项目。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让科技成果“落地成金”

  在清华大学展区,纳科药业相关负责人向现场观众讲解了他们专注于国际标准的纳米递送系统和药物研发。该公司深耕于精准靶向递送技术,通过国际专利保护下的脂质体(Liposome)和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 LNP)平台来赋能纳米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包括小分子、核酸等,用于肿瘤、免疫、感染等严重疾病的靶向治疗。目前已在多国市场技术转让和FDA获批共5个纳米药物,并且突破了数个技术难点。

  赛奥维生物的DNA防脱生发产品、DNA钠修复凝胶产品吸引了广泛关注。据介绍,赛奥维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创新核酸药物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结合核酸纳米调控技术和合成生物学方法,致力于组织再生修复类药物的开发,并布局医美修复产品线。该新型核酸纳米药物通过靶点激活干预疾病治疗,基于核酸纳米颗粒的药物研发目前在国内尚无管线进入临床阶段,属于新兴赛道。

  纳科药业和赛奥维生物都是具有前沿技术和良好产业前景的早期项目,由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系列基金孵化培育。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系列基金由南山区引导基金、南山创投联合u8国际创投共同发起设立,首创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成果转化3只配套基金,首期规模共2亿元。其中,u8国际创投担任概念验证和中试基金的管理人。该基金旨在在加快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过程中,为前沿创新项目提供早期资金支持,让科技成果“落地成金”。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系列基金成功把早期投资前推到了概念验证和中试阶段。在此基础上,u8国际也在积极寻求复制成功经验,将概念验证、种子基金等早期基金在更大范围内推开。其发起设立的光明u8国际科学城种子基金近日顺利完成工商登记。该基金规模2亿元,主要出资人包括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代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深圳市光明区引导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u8国际自有资金,为深圳市首只种子基金,主要投向生物医药和高性能材料领域项目。


科创服务产业培育助创新种子“枝繁叶茂”

  u8国际深耕科技创新服务二十余年,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硬科技企业的发展成长,形成了“有创新资源,懂前沿科技,会转化成果,可赋能企业,能培育产业”的独特优势,并逐步完善了对项目的各种投资孵化服务,从技术、人才、资金、载体、应用场景等五个维度对项目提供系统性支持。

  同在清华大学展区的清力技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领衔,其研发的结构超滑技术,实现固体表面无润滑剂接触,摩擦系数近零,磨损为零,已制备出全球最大尺度毫米级的结构超滑材料。基于结构超滑底层技术,团队已经研制出超长寿命的有刷空心杯电机,信号更强的MEMS射频开关,和免维护、自供电的毫瓦级发电机。u8国际不仅在清力技术成立之初给予了资金投资,在公司后期发展的各个阶段持续提供如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等赋能服务。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明星项目,氢致能源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设立研发中心,承担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前期转化,由u8国际负责成果转化落地及发起设立公司并全方位对公司的发展孵化赋能。在国际上,氢致能源率先研发了高性能电解海水催化剂和电极材料,首次实现大规模稳定电解海水制氢,亦可实现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实时响应。目前已成功研发了世界首台500千瓦和MW级电解海水制氢装备,建成世界单机规模最大电解海水制氢示范工程。

  经过20余年的发展,u8国际的科创服务和产业培育已硕果累累,创新种子“枝繁叶茂”。目前,u8国际已累计孵化服务企业4000多家,投资高科技企业近500家,培育上市企业30多家,完成20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未来,u8国际将继续聚焦“硬科技”投资孵化领域,坚持秉承“投早、投小、投硬”的投资策略和“耐心资本”的投资理念,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新节点,资本的深度介入将产业投资热度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呈现出几个特点,如:文化与金融的融合、跨领域并购及传统企业寻求创新的趋势在今年就表现得尤为突出。   基于掘金文化产业的投资共识,9月26日,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于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围绕文化产业目前的并购潮、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与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来自文化部、投资机构和文化企业等的各界嘉宾畅谈了各自的观点。会上,多人提到政策利好首先就为投资“开道”,其次尽管文化产业投资风险较高,但一致看好其日后的发展潜力,更有投资人称“并购潮才刚刚开始”。   政策利好为投资文化产业"开道"   国家统计局在上月26号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一万八千零七十一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长高6.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已经达到3.48%,按照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0.2%,而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达5.5%。面对这组逐渐增长的数据,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在会上判断,预计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今后十到二十年间将持续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而达晨创投合伙人、董事长刘昼则用"政策走进春天"这样一句话表明了他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大环境的态度。他指出,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支柱型产业的现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程度与其差距仍很大。从这点来看,未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广大。   文化产业企业的独有特点:轻资产 高风险   就像一枚有着正反两面的硬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机会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副总裁董梁概括称,文化产业的企业有其独有特点:轻资产和高风险,高风险集中体现在产品是否能被大众接受。他举例说,任何文化产品都可能在一夜之间成名,比如突然大肆流行的游戏《愤怒的小鸟》--之前没人能想到它能传播得那么广。但反之,任何文化产品也可能在一夜之间被遗忘,而凡是以创新为发展内涵的产业都有此特性。因此,跟传统产业相比,投资文化产业高风险、高回报的可能并存。   文化与金融未深度融合 应拓宽产业投融资渠道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一显著特点,就是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在董梁看来,产业融合度高也是2011年之后PE行业发生的深刻变化,他对此有个生动形象的表述,即"金融的矛和产业的皮往一起走了"。   随后董梁强调,创新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创新的基础恰是金融产业要与文化产业实现真正的融合。他对二者如何实现融合有三点建议:一是要在产业链中切入资本面;二是要把创投等新型金融工具全面介入到文化产业中。他说:"创意投资也好,私募股权投资也好,区别其他的金融工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第一,跟企业的捆绑最紧密,企业的好坏生死、企业的未来都跟它直接相关。第二,操作方式有高度灵活性,这也意味着私募股权要全面提升审核文化产业的能力,因为这个能力决定了你是否能和文化产业高度融合的更好。"具体而言,要怎么做到融合?董梁总结到:第一,要进行产业布局;第二,紧扣传统传媒企业改制的趋势、关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的机会;第三,要洞悉新技术推动下的各类萌芽发展。   IPO停滞仅是并购诱因 文化产业并购核心是整合人   针对眼下文化产业并购异常火爆的现象,东方花旗证券传媒与科技组主管张亚波表示,IPO停滞只是一个诱因,而非引起并购大潮的主因。此外,他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并购潮才刚刚开始,并预测称"未来三年内中国会出现市值800亿到1000亿的文化公司,他们的相互重合度较高,但又有各自核心的业务。"   那么细分到哪些业务板块可以支撑起我国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张亚波分析说,第一,以广告营销核心为主业;第二,以影视及广播电视为主业;第三,则以出版发行为主业。他同时表示,文化企业并购最难之处其实在于对公司价值的识别,而公司价值识别最终体现在对人的整合。   业内分享:文化产业的并购标准及投资机构如何退出   未来文化产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并购标准?电广传媒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马美宏对此用了三个关键词:跨界、互补及互联网化。在他看来,跨界既包括跨行业的界限,也包括跨资本的推动,正像互联网企业做电视盒子、传统的电视机厂商也积极搞智能电视;互补则是要有助战略性布局和弥补企业的短版;而互联网化,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热就是例证。   针对如何实现投资机构的成功退出,达晨创投合伙人齐慎在会上分享了蓝色光标的案例,他描述说:"蓝色光标是我们2008年投资的一个做公关品牌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创业板的标杆企业之一,目前上市的市值接近300亿,当时投的是7.7个亿,现在增加了40倍。跟资本市场对接之后,通过资本市场的优势,这家公司不断地并购跟它产业相关的公司,截至今年上半年,他们已经累计并购了8家公司,最经典的一起是收购了英国公关集团Huntsworth。"   文化产业投资前瞻:在线文化消费平台投资空间或最大   新元文智集团总经理刘德良分享了他对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模式和未来投资机会的认知。   刘德良认为,文化产业的投资有四个基石:消费升级、新兴终端普及、技术变革及生产模式变革。他随后分析称,"从投资价值和投资空间两个围度分析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投资机会,未来具有更高价值和更大投资空间的还是以在线文化消费平台为主,但同时随着消费升级,我们也非常看好品位性消费和收藏性消费。"